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古诗词网
“苟富贵莫相忘”是一种虚拟态,是一种应然的期待;“苟富贵自相忘”是一种冷酷的写真,是一种实然判断。正是如此,人一阔脸就变,不变亦难。这几乎是人性本然,不可抗命。陈涉当年以“苟富贵莫相忘”作为彼此鼓励的口号,但富贵之后就对昔日故友居高临下,岸然自大,恰恰是“苟富贵自相忘”的明证。就富贵者而言,对于昔日同伴有时避之唯恐不及,生怕对方有求于己。不宁唯是,未富贵者即便未被富贵者相忘,有时自惭形秽,也有意敬而远之,此即边缘化者主动边缘化。在某种意义上,不明白富贵之后的地位势差可能就是不明达人情世故,不仅被旁人视为不知天高地厚,而且这种自己忘乎所以的态度甚至贾祸召灾。有道是“穷不走亲,富不回乡”。穷困者浪迹天涯,无颜见江东父老,有家难回;富贵者从偏僻之地在外闯荡功成名就之后,一般会返乡一次,这是衣锦还乡,颜有得色,属于炫耀,为自己的成功召开新闻发布会,但从此之后一般鲜有“常回家看看”者,此非他故,害怕沾亲带故之人提出请托。没钱的人回不起家,有钱的人不想回家。正是这样,民谚云:“有钱不去两地,没钱不求两人”。在农村,有两种人是不能去冒昧干求的:一种是关系不怎么好的亲戚,一种是平时比较势力的人。
千百年来,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这往往被解读为项羽失败后满脸惭愧,因此不肯过乌江,在追兵急迫的情况下不得不拔剑自刎。但这种解读可能存在误读,并没有真正理解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的真正含义,并没有真正解释清楚项羽在当时情况下“不肯过乌江”的原因,也无法领悟项羽之所以“拔剑自刎”的真正动机。但我们可以设想,陈涉起义之前,就曾经与在田间地头劳动的伙伴相约“苟富贵勿相忘”。当项羽起事之际,拉出八千子弟兵,声势不可谓不浩大,对这些子弟兵的动员和美好前景的承诺必然不可或缺,否则没有人会背井离乡与自己赴汤蹈火。他们之所以愿意跟随项羽远征,就是存在远景期望。而如今,这不是项羽个人荣辱的问题。八千子弟兵的父老乡亲将自己的至亲托付自己,如今悉数沙场喋血,当每个父母亲人询问自己的儿郎的生死存亡的消息,这该如何回答。且不论战争取得辉煌的胜利,但胜利如果以八千男儿的性命为代价,也是带着泪水的欢笑。更何况,这是以失败落幕。
“衣锦还乡”作为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反义词,典出项羽攻占成阳后,有人劝其定都关中,但项羽故土观念很浓厚,答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人由此延伸出了“锦衣夜行”的成语,随后又衍生出“衣锦还乡”的成语。和项羽一样,刘邦夺取政权后志得意满,不衣锦还乡显摆一番对其而言也是犹如暮夜衣锦绣而行,实在难以忍受,但刘邦自己此时大权在握,“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可以对呕心沥血的有功之人封官晋爵,使其家人风光富贵,血食不绝。而项羽在穷途末路之际并非无愧江东父老所托。此时的霸王仅仅是光杆司令,本钱全无,试想霸王回到江东故地,闻讯而来的部下的亲友自然会扶老携幼打探自己亲人的下落,即便没有责备,但弱弱的一声对自己亲人下落的询问,也情何以堪! 谁无父母儿女兄弟,一个鲜活的生命,当初告别父母,离别家乡,踊跃相随打天下,如今均被告知不复在世,不可能没有撕心裂肺的伤痛。父母呼唤儿子,妻子呼唤丈夫,儿女呼唤父亲,阴阳相隔,呼天抢地的悲伤情景不难想象。
古人云:兵者,凶事也。战争是会要人命的。这不是个人荣誉的面子问题,归根结底是命悬一线的大事。霸王回江东面临的不是颜面有无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面对数以万计的部属亲人前来“要人”的问题。对江东父老而言,霸王的颜面对他们作为现实的有感情的人或许并非举足轻重,但自己家人随霸王征战辞别后一去不复返的残酷结局却是真真切切不容轻描淡写的。不难想象,在江东等自己率领部属归乡的父老乡亲成百上千,都想向自己打听亲人的下落,依闾翘盼亲人归讯却变为晴天霹雳般的噩耗,不是简单几句苍白无力的安慰语言所能济事的。对项羽这样能大起大落的风云人物而言,面子所值几何,通常不足挂怀,而是在良心上面临道德谴责的问题。与自己歃血为盟弟兄慷慨起事,其他人都喋血沙场,势必以一人独生为耻,自己只有与之共同赴死的唯一选择,这是纾解自己内心愧疚的唯一出路。项羽此时的山穷水尽并非物理意义上的,而是心理意义上的。他尽管存在可以逃生的现实空间,但内心的负罪感实际上已经压得他无法苟且偷生。归乡之路近在咫尺,但却无法回到过生长养育了自己的乡土。
历史解释:移情与反事实方法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汉武帝时期的“儒学”与“儒术”
下一篇: 《西游记》中的诗词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