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古诗词网

  因为郁达夫《钓台题壁》中的两句诗“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突然联想到古代敦煌的马,三匹名马。

  第一匹是非常有名的“天马”。被流放到敦煌的小官吏暴利长,在渥洼池边设计捉住一匹野马,献给汉武帝,龙颜大悦之际汉武帝特意作了一首《天马歌》。关于这匹马的故事,叙述和加工的版本很多,大同小异,且看王朔在新著《起初·纪年》中的再现:“这一年,得神马于渥洼水中。起初,南阳新野县有小吏暴利长,弄法失官,获刑六年,髧钳城旦春,自愿前往敦煌屯田流待城旦。(司马迁按:时,初定河西,故休屠、浑邪地千里无人,国家劝募士民前往屯田,刑徒愿往,屯田一日可抵刑期二日。)利长抵敦煌界,居渥洼水,掘土为穴,汲水为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名有边吏管束,边吏亦如处流刑,是凡有个来头皆愿结交,日后返内地或可是条路子——却也自在。

  渥洼水出当金山,北流至敦煌西南汇为泽,复北流没入沙漠,晨暮有野马群来喝水。利长数次见群中有马赤骏异于同类,乃使当地羌人持勒绊于水旁,跟随马后玩习。久之,马见怪不怪,利长自持勒绊,收赤骏马,献于上。欲神化此马,吹嘘水中出。得除刑……这回得了神马,必须有歌,上乃自作歌云:太一贯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这匹马也在后来出土于敦煌三危山老君堂的一块天马砖上神采飞扬:伸颈扬鬃,昂首奋蹄,颈部有两条飘带冉冉欲飞,一副驰骋千里的雄壮气慨。据考证,这块砖是唐代人根据天马的传说制作并流传后世的。

  第二匹是“龙马”。敦煌的寿昌城遗址是汉代的龙勒县,因龙勒山而得名。《寿昌城地境》中这样记载:“龙勒山,县南180里,周时龙马朝出咸阳,暮至寿昌,因以此山之下,遗其衔勒,故名龙勒山。”而在《河西旧事》又有这样的记载:“汉武帝遣贰师将军伐大宛,得天马三匹,后思归,遂顿裂羁绊,骧首而驰。晨发京城,食时至敦煌北塞山下,嘶鸣而去,此处为候马亭。”

  龙马是古代传说中的瑞马,即形状象马的龙。《太平广记》中引《洽闻记》中的记载:“唐武德五年三月,景谷县治西,水有龙马,身长八九尺,龙形,有鳞甲,横文五色,龙身马首,顶有二角,白色,口衔一物,长可三四尺。凌波回顾,百余步而没。”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炎黄子孙号称“龙的传人”。成语“龙马精神”比喻人的精神健旺。唐代李郢《上裴晋公》中有这样的诗句:“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俗话说“望子成龙”,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将来出人头地做一番事业。

  第三匹马是与著名译经大师鸠摩罗什有关的“白马”。相传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9月,皇帝苻坚令骁骑将军吕光和陵江将军姜飞率七万军马西伐龟兹,并嘱咐:“腾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吕光等于384年攻破龟兹,并征服西域30余国后,请高僧鸠摩罗什东归传经。当行至敦煌时,鸠摩罗什夜梦他所乘白马托梦说,白马本是上界天骝龙驹,受佛主之命,特送他东行。现已进阳关大道,马将超脱生死之地,到葫芦谷将另有乘骑。次日醒来,果然白马已死去。当地佛教信徒遂葬鸠摩罗什的心爱坐骑白马于城下,修塔以纪念,取名“白马塔”。现为敦煌有名的旅游景点,塔整体呈明代风格。

  在学者龚斌的《鸠摩罗什传》中,鸠摩罗什的座骑是大宛马。在作家徐兆寿的《鸠摩罗什》中,鸠摩罗什骑了十年的白马,是在敦煌累死的。(孙 江)




上一篇关于西域的汗血马

下一篇敦煌本《老子》的流传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