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高素娜



北京地铁4号线北京南站的雕塑

    自20世纪70年代始北京有地铁以来, 袁运甫创作的北京地铁2号线建国门站壁画《天文纵横》、张仃创作的北京地铁13号线西直门站壁画《大江东去图》和《燕山长城图》等,成为首批在公共空间发挥艺术传播作用的作品。今天,随着北京地铁5号线、10号线、奥运支线、机场快轨和4号线的陆续开通,越来越多的艺术品开始走进地铁。近几年中,北京地铁诸多支线在站点设置了壁画、浮雕或小幅艺术品挂件,虽然数量不多,但仍增加了地铁的整体艺术氛围,逐渐吸引了一些乘客的目光。

  艺术地铁的新时代到来了吗?

    “地铁艺术”未达设计预期

    近期关于艺术品进地铁的话题是随着北京地铁4号线的开通而逐渐热起来的。于9月底通车的北京地铁4号线在8个重点站设置了装饰性艺术壁画,其“记忆历史文脉,彰显城市文化,突出地域标志”的设计理念使这些壁画充满了人文气息和历史厚重感。如国家图书馆站的主题为“书的海洋”,圆明园站的西洋楼残柱浮雕,西单站的《老字号》浮雕等。可以看出地铁经营方对引入公共艺术的重视,以及通过艺术品来装饰地铁空间,使乘客得到美的熏陶,甚至提高民众的艺术欣赏水平的愿望。

    然而,有多少乘客会关注这些艺术品?它们对于公众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培养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人们对这些艺术品的评价和认识如何?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地铁经营者费了很大精力和物力去提高地铁内的艺术氛围,在重点路段设置大幅壁画、浮雕等,但遗憾的是,这些艺术品并未过多地引起行者注意。很多乘客不知道站内艺术品安放的具体位置,甚至根本不知道站内有艺术品的存在。而地铁内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也说不清这些艺术品站点的具体名称,部分工作人员在面对乘客的询问时,甚至明显的一脸茫然。

    这不禁使人们反思:公共艺术进地铁的实际功效如何?它们为什么引不起人们的注意?是这些艺术品的品质较差还是具体安放的位置不太明显?或者是人们对公共艺术品的意识欠缺?

    细察北京地铁站内的艺术品记者发现,这些艺术品大多出自名家之手,从设计理念到具体器形,很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艺术品多分布在乘客匆匆穿过的站厅或通道的墙壁上,而在人们停留时间较长的站台内,却几乎没有。

    由此不难发现,在国内新一轮的地铁建设中,虽然对公共艺术的设置有所关注,但仍缺少从乘客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品的摆放。而除了壁画等传统的公共艺术形式外,在地面设计、柱面设计、天花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上的拓展明显不足,同时地铁站内的壁柱、扶梯两侧等,也都没有很好地利用。

    公共艺术与商业广告博弈

    艺术品进入地铁是好事,除了公众乐见其成外,很多艺术家也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申红飚说:“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艺术水准也在不断提高,将艺术品摆放在地铁内是非常好的事情,可以使艺术家更好地与大众沟通。我们也需要展现自己民族的艺术语言,让大众慢慢学会欣赏艺术。我很乐意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地铁这种公共空间,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和分享自己的艺术成果。”

    对于如何提高地铁站内艺术品的展示效果,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认为,地铁是公共艺术展示的极好平台,这对艺术家和公众都有积极的一面。如果地铁能够成为一个流动的展场,艺术家完全可以将工作室内的画作拿出来展示,这样既传播了艺术,又可以促进大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江苏常州动漫艺术周:注重推动动漫产品商品化
·下一篇文章:世博安徽馆正式启动 彰显“无徽不成镇”主题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renwupu.cn/news/cnart/0911119508GC36FDH8GHKG29755G7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