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古诗词网
《范进中举》是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故事。《儒林外史》成书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书里虽然描写的是明朝的事情,但实则反映的是清朝的状况。
在许多人看来,范进是科举考试悲剧人物的代表:考了20多年都没能考中最低功名的秀才,长期受人排挤、挖苦、嘲笑,没有尊严;中举后又犯病发疯,成为大家的笑料,但事实并非全部如此。范进中举后参加了礼部主持的会试考中进士,从此仕途顺畅,担任山东学道,最后官居三品,在读书人中算得上成功者,从这个角度讲,范进是科举考试的受益者。
范进直到54岁才考中秀才,这个年龄确实大了些,但三年后即57岁那年考中举人,这个年龄中举并非少数,如蒲松龄考十多回直至终老仍未中举者大有人在。“范进中举”中的是举人,参加各省乡试被录取的人才能称举人,举人就具备了做官资格,但中举的前提是首先要考中秀才,只有秀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清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院试(通过者称秀才)、乡试(通过者称举人)、会试(通过者称进士)和殿试(排出进士三甲名次),县试与府试则属于预备性考试。秀才虽然是最低功名,但要考取秀才并不容易,只有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才能获得秀才功名。
县试由知县主持,儒学署教官监试,每年农历二月举行。县试作为童生考取秀才的初选条件也不宽松,并非所有读书人都可以报考。从程序上讲,报考人需要填写履历、亲供、互结、具结。履历即报考者姓名、年龄、籍贯、体格、容貌等。亲供是指填写报考者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殁情况,如属过继则要写本人亲生父母三代。互结是指五名报考者要互结互保,一旦有人作弊,则五人连坐。具结是指由已考取秀才功名的人做担保,保证报考者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需要指出的是,清朝对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限制了出身,娼优皂吏、乐艺丐疍以及冷籍等人的子孙均不能参加科考。
县试在各县举行,一般考四场或五场,第一场为正场,如果第一场就被录取,被录取者可自行选择是否参加接下来的几场考试,如第一场未被录取,则失去继续参加下一场考试的资格,只能等到来年再考。
只有在县试中被录取的士子才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多在每年农历四月举行,由知府主持,连考三场。府试程序近似于县试,同样需要填写履历、亲供、互结、具结等,只有通过县试、府试的学子才有资格参加院试。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与乡试、府试每年各举行一次不同,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报名等手续与府试、县试略同,考试地点一般在各省省垣所在地。通过院试的童生称“生员”,即民间所说的“秀才”。
获得“生员”即秀才,就有了相当的好处:享有了一定政治权利,进入乡绅阶层,见了县官不用下跪;可以免除赋税徭役,犯法后不能随便用刑拷问等,但秀才功名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具备了参加三年一度的乡试资格,获得了真正做官的机会。获得秀才资格并非一劳永逸,学政定期对其进行考核,考试合格才能参加乡试。事实上,秀才即便不参加乡试或乡试未中,只要在学政对其考评中合格,就可以在县衙做吏员(但不能做官)或开馆授徒,个人生活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范进考中秀才与一个叫周进的人有关。周进系山东兖州薛家集人,曾中过“县案首”,但从此在学业上未有进展,60多岁时只好跟随做生意的姐夫金有余来到省城济南做账房先生。在贡院遇到几位好心人,在他们资助下周进一路考取进士,三年后钦点广东学道(学政),其间在院试中遇到了童生范进。
此时的范进可谓落魄至极,“只见这些考试的童生里,有一个花白胡子的、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头上戴一顶破毡帽,那人上来交卷时,衣服又被挂破了几块,显得更是衣不蔽体。”当周进询问时,范进诚实地回复,虽然报名册上写的是30岁,但实际已54岁了。因为院试三年举行两次,范进从20岁考到54岁,如果一次不落地考的话,30多年间确实可以考20多次。
在清朝,秀才平均录取率大约是2.5%,中秀才的平均年龄是24岁,对包括范进在内的童生们来讲,考不中秀才是大概率事件,但考到54岁仍没考中倒也是少见。好在院试时周进再三阅读范进的文章,认为是“天地间之至文”,遂录为“院案首”,范进这才考中秀才。在接下来的乡试中范进一鼓作气,获得第七名亚元,成为举人。但好事多磨,范进中举后其母因过于高兴而撒手归天,范进依例在家丁忧。有意思的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本人也仅是个秀才,并没有中举!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古代放休假制度
下一篇: 北宋漕运那些事儿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