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古诗词网

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族)的风俗习惯

中国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我国汉文史籍很早就有关于其先民活动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的"鬲昆"或"隔昆",就是对该族先民的称呼。历史上汉文 史籍对该先民的称呼有不同的译写,如汉晋时期多称"坚昆";南北朝至隋时称"结骨"、"纥骨"、"契骨"、"护骨";唐时多称"黠戛斯",有时称"坚昆" 或"纥挖斯";辽、宋、金时称"辖戛斯"、"黠戛司"、"纥里迄斯";蒙元时期一般称"吉利吉思",有时称"乞儿吉思";清代称"布鲁特",或作"布依鲁 特",布鲁特原系准噶尔蒙古人对柯尔克孜族的称呼,后为满、汉等族所沿用,1935年,新疆省政府正式确定该族名称译写为"柯尔克孜",一直沿用到现在。

中国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使用柯尔克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柯尔克孜族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和高加索人种的混合类型。其中父系基因以高加索人种为主,母系基因以蒙古人种为主,绝大部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

柯尔克孜人最初是图腾崇拜。有名的图腾是雪豹和鹿(柯语翻译为buhu,柯尔克孜族世界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小说《白轮船》讲述的也是跟母鹿有关)。除此,还信仰“乌买”女神(umai ene)。信奉祖先和天神,他们朝南方祷告,崇拜太阳,认为火星不吉利。到了清代,才转信伊斯兰教,属于正统的逊尼派。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早在16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了。他们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哈纳菲派。礼拜寺是教徒活动的主要场所。礼拜寺多数建在城市。教规五功:“念功”、“拜功”、“课功”、“斋功”、“朝功”。

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族)的风俗习惯--民居

柯尔克孜族人以从事畜牧业生产为主,兼营农业和手工业;传统工艺美术有刺绣、擀毯、雕刻、织花和金银器,习以兵器、山鹰、云彩、猛兽作图案。喜爱赛马、叼羊、马上打靶和飞马拾物等。其物质生活与经营畜牧业有密切关系,饮食起居也都有着游牧生活方式的特点。

柯尔克孜族人逐水草而居,夏季多住帐篷,冬季多定居在气候温暖的山谷地带,住四方形土房。

柯尔克孜族的家庭为一夫一妻制。过去,受宗教影响,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权很大,老年人威信最高,妇女受和男人平等对待。旧式婚姻带有封建买卖性质,一般由父母包办。订婚有指腹婚、幼年订婚、成年订婚三种形式。娶妻彩礼至少要牲畜“一打”(九头)。通婚范围不受氏族部落限制,直系亲属和近亲不能通婚,但有姑表和姨表婚等,并有与外族通婚现象。

柯尔克孜族青年的婚礼仪式由阿訇,其中有一个和饮食有关的插曲很有意思,阿訇将一个馕分成两半,蘸上盐水,分送给两个新人,其含义是表示同甘共苦,永不分离。

(编辑:www.zgwhw.com)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阿昌族习俗禁忌

下一篇哈萨克族风俗习惯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