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朱琼华

  “跑路潮”、“金融危机”、“互保潮”如台风“海葵”一样掠过温州这片滋养民营企业的大地,留下满地狼藉。

  浙江温州煌盛集团就是温州数万家中小企业中一名。8月9日,煌盛集团创始人、副总经理林建国点燃一根香烟,满是忧心忡忡,走过12年的历史,公司再次徘徊在难以盈利的十字路口。

  最初,林建国与邵泰清等多人凑齐了2000万元开始创立煌盛管业,辗转12年,该公司扩张至矿业、房地产以及商贸投资等多个领域,旗下十余家子公司,资产达4亿元。

  “在主业塑料(9970,-30.00,-0.30%)管道利润率由30%下滑至7%,到微利的情形中,我们考虑过投资其他行业。”林建国介绍,2006年煌盛斥资5400万投资煤矿,由于跨界投资不懂经营,这笔资金深陷5年没有任何回报。

  更让林建国忧心的是,遭遇投资失败煌盛重心重新转至主业,并急剧扩张扩大产能时,面临着高额的融资成本。2011年,煌盛2.5亿银行贷款,其年利率高达15%,一年付出的利息超过3000万。

  “什么时候能过渡过难关?”林建国表示,现在唯一的选择是,继续坚持提高产量扩大销售,以求度过危机。

  利润率30%到不赚钱

  2000年,林建国毅然走出学校开始从商,看准了当时各大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塑料管道产业,与煌盛集团董事长邵泰清等几个老板合伙筹集了2000万,然后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依靠3000万资金开始了煌盛管业创业历程。

  “刚刚创业的时候,利润高达30%。”林建国表示,那个时候厂子很小,第一年营收只有1000万元,但纯利润就有两三百万元。

  前五年里,煌盛不断扩建厂房扩大再生产,通过全国各类设计院,将产品远销至全国。而与此同时,在温州以及全国各地,大小的塑料管道制造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招标方只看产品价格,不认产品质量。”林建国介绍,公司生产的材料为聚乙烯复合管,这种材料从石油中提取,原材料每吨价格现在1.2万元/吨,除此之外,加工费、人力费、电费等需要3000元/吨。一些劣质生产厂家就为了中标愿意1.2万的价格卖产品。

  让林建国头痛的是,一些政府招标者与生产厂家利益勾兑,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只好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价格战愈演愈烈。

  “现在,管道制造业利润从30%降低到前两年的7%,再降低到现在的保本经营。” 林建国苦恼道,第一,原材料价格翻了一倍,以前生产这种管道的原材料6000-7000元/吨,而现在涨到了12000元/吨;第二,人力成本剧增,2011年公司人均工资上涨15%,今年继续上涨15%,两年加起来上涨30%以上。

  在林建国及其创业合伙人看来,制造业虽然帮助他们起步,但是一步步在走向衰落,他们将眼光投向了房地产、矿产、金融投资等其他产业。

  5200万的投资教训

  6年之前,煌盛就开始走上了多元化投资和产业转型之路。

  2006年,温州商人开始向炒房、炒矿等行业投资。备受同业竞争压力的煌盛将目光投向了矿产。

  林建国介绍,在湖南有色金属院院长的牵头下,花费4200万购买了湖南桂阳大坊矿业有限公司37%的股份。

  “这是一笔失败的投资。”林建国有些愤怒,接洽项目时,对方称该项目是暴利生意,可是投资款进入之后,由于没有控股,不能参与管理,连续几年亏损,后来煌盛又向该公司追加了1000万的投资。

  这笔失败的投资,林建国及其他高管集体反思,大家都没有涉猎过矿产行业,无法对该项目投资进行有效管理,“隔行如隔山,跨界投资存在太大的风险”。

  虽然经历了失败,煌盛还是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向房地产和贸易投资领域进军。2011年,煌盛1800万收购了房地产公司温州国大企业有限公司,接过商业楼盘。不过,煌盛再也没有开发其他项目,也不敢收购其他房地产公司。

  此外,煌盛为完善公司产业链,成立了温州宏锐铜业有限公司,为其管道业提供铜制品。还成立了专业的投资公司,温州中庆投资有限公司。

  “现在,我们放弃了其他产业投资。”林建国表示,公司没有任何资金,也缺乏跨行专业人才,“这也是失败投资之后得出的经验教训。”现在重新回到主业,坚持做塑料管道生产。

  不赚钱的产业扩张

  “今年上半年基本不赚钱。” 林建国表示,虽然重回主业,但是没想到现在这个产业下降到微利,到现在收支基本平衡。

  煌盛管业板块,2010全年销售额2亿元,2011全年销售额达3亿,盈利2000万,2012年上半年销售额下滑至1亿元,基本没有利润,只实现了收支平衡。

  林建国现在还不敢想关掉这家厂,公司12年发展,如果公司关闭,很多人将面临失业,只能继续经营,等待经济的复苏,基建建设大潮到来,整个行业的复苏。

  “虽然主业管道制造赚钱,我们期望能熬过这个困难期。”林建国表示,公司设法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利用厂房设备和人力资源,通过扩大销售量,充分占有市场,通过“薄利多销”方式赚钱。

  林建国经过研究发现,由于该公司的塑料远销全国各地,物流成为极为重要的成本,因此公司设法通过物流方案降低成本。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异地办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煌盛响应国家号召,大举西部进军,在重庆、新疆、安徽三地都建有大型生产基地,并成立了相应分公司。

  如今,煌盛重庆生产基地投资1亿元建厂房、新疆租赁厂房、购买设备耗费3000万,安徽预计投资1.5亿建厂房,购买了200亩用地,目前只投资了2000万。

  林建国认为,在西部办厂会遇到很多难题,“当地工人普遍不愿意加班,只愿意8小时工作制”,而生活成本等也如东部一样高。

  “我们已经没有现金了,所有的钱都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林建国表示,如今安徽的投资缺少资金,需要向银行贷款才能完成建设。而目前,由于重庆的厂房才刚刚建设完毕,还没有取得房产证,无法完成资产评估和抵押,“只有厂房等资产抵押,才能从银行贷款。而实际上,煌盛在温州的所有厂房等固定资产都已经抵押,没有其他资产可以资产抵押完成借贷了。”

  15%的年利率贷款重压

  在最需要钱完成产业投资的时候,银行的大门却不轻易向煌盛敞开。

  “对民营企业,银行从来不是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 林建国慨叹,现在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十分艰难,银行需要详细考察企业近几年的生产经营状况、资产状况、盈利状况等,“银行不愿意救面临倒闭的企业”。

  回顾近几年来银行信贷,林建国认为,2005年至2009年,民营企业从银行很好贷款,也正是如此,2006年投资5200万至湖南桂阳大坊矿业有限公司,“如果现在的信贷环境,公司不敢贸然投资”。

  “而2009年前后,银行主动找民营企业贷款。”林建国表示,谁也没想到,哪个时候银行的利息也较低。但是从2011年以后,一方面民营企业难以向银行贷款,另外融资成本急剧提高。

  林建国表示,2011年上半年向银行贷款月利息超过1.2分,而公司的贷款都在月利息1分左右,还有一些贷款月利息超过1.5分,此外,要向银行缴纳保证金,贷款前现存一部分款项。

  “部分银行很坏,不是通过正常渠道贷款。”谈及为何这么高的融资成本,林建国十分愤怒地说,现在温州基本没有人做高利贷了,这样一些民间老板将钱存至银行,银行信贷员与这些存钱的老板私下交谈,并透露有民营企业借款数额和期限,最后双方签署秘密协议。这样民营企业借款利息推高年利率至15%,而存钱者与银行从中分利。

  林建国表示,去年公司向银行借款2.5亿,一年的融资成本高达3000万,而今年的融资成本应该可以降低20%,今年需要付出的利息费用也将达2500万。


·上一篇文章:荒诞的淘宝:卖家商品突破想象 买家评价如相声
·下一篇文章:巴西“拍卖初夜”女孩称未拿到酬金被导演忽悠(图)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renwupu.cn/news/hotnews/128121574E47DI8CFCJ62C2B8E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