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书画网 作者:佚名
金农:(1687-1764)清代著名画家。字寿门,号冬心。别号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曲江外史、稽梅主、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耻春翁、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佛家经典上“苏伐罗”即汉文“金”字,苏伐罗吉苏伐罗就是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坛扫花人、金牛湖上会议老、百二砚田富翁等。原籍浙江仁和(今杭州),久居扬州。平生未曾做安。性好游历,“足迹半天下”。他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他收藏的金石文字多至千卷。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不就。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初画竹,继画马,画佛像,画梅更能独创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铁轩疏花图》、《菩萨妙相图》、《琼姿俟赏图》等。著述有《冬心诗钞》、《冬心随笔》、《冬心画梅题记》、《冬心画马记》、《冬心杂著》等书。 金农(1687-1763一作1687-1764),清朝,仁和(今杭州)人,流寓扬州。尝署款曰金吉金,梵典金为苏伐罗,故镌一印曰苏伐罗吉苏伐罗。又有印曰金牛。乾隆元年(一七三六)荐举鸿博。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鉴赏,工书,楷隶本之国山及天发神谶两碑,而自创一格,在隶、楷之间。印章摆脱文、何,浸淫秦、汉,偶亦用此两碑法。喜为诗歌、铭赞、杂文,出语不同流俗。年五十始从事于画,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良由所见古迹多也。初写竹师石室老人,号稽留山民,继画梅师白玉蟾,号昔邪居士。画佛号心出家盦粥饭僧。又画马自谓得曹、韩法,赵王孙不足道也。其山水花果布置幽奇,点染闲冷,非复尘世间所睹,盖皆意为之。问之则曰贝多龙窠之类也。生平好游,晚寓扬州卖书画以自给,为扬州八怪之一。妻亡无子,遂不复归。卒年七十七。一作七十八。著冬心题画、冬心画记及冬心诗钞论画杂诗二十四首。 金农,杭州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30岁到扬州,50岁始学画。人们称其“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富有传奇色彩的、活跃于扬州一带的画家群体,他们以与正统绘画截然不同的画风、与官方文人画家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成为清代绘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这些画家中,金农(冬心)居扬州卖画时间最久,艺术创作也居“八怪”之首。金农是杭州人,从小研习书文,文学修养高。30岁左右他来到扬州,扬州以它当时的繁华、秀丽让金农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直到老死。 金农的绘画、书法都极有个人特色,绘画中梅竹、鞍马、佛像、人物、山水无不擅长。扬州八怪画风多以恣纵狂肆见长,而金农靠着丰富的修养,以金石意味入画,创造了含义隽永、笔墨拙扑的风格。尽管50岁才开始正式作画,但浓厚的学养使他下笔不凡,人们称他是“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玉壶春色图》便是明证。这幅画作于乾隆二十六年,画家已经75岁的高龄了,是其暮年的精心之作。此画为绢本、设色,长131厘米,横42厘米,是其较大幅作品。梅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是人品高洁的象征,常常成为文人画家借以自比的绘画题材,也是金农偏好的题材之一。为了创造自己的梅花风格,他潜心研究了同为“八怪”的汪士慎和高翔的梅花,认为汪繁、高简,于是他便在“不疏不繁之间”创造自己的梅花形象。 玉壶春色图截取梅树干中间部分,通贯于正中,顶天立地,布局奇崛,迥异于常见的折枝花或全株树的构图方式。以大笔铺枝,小笔勾瓣,逸笔草草,初看似乎比例不合,实际上却把梅树刚中有柔、冰肌傲骨的内在精神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繁枝密萼,穿插有绪,平谈而丰富,“形散而神不散”。水墨的控制也得心应手,以饱含水分的淡墨挥写技干,以浓墨点苔,更显出老梅凌寒的性格。画面典雅清丽,凝练简洁;笔墨隽逸雅拙,纯任自然。从树干造型到笔墨的运用,都以意趣横生为重,不失文人画的风味。画面右侧上端有画家的自题,为追忆50年前,观元至大年少府贡粉矮梅卷情事。方薰《山静居论画》云:“画有可不款题者,惟冬心画不可无题,新辞隽语,妙有风裁。”这说明在金农的画中,长题款是金农的特色。与画面的雅意相映成趣的,正是他题款的独创字体“漆书”。这种字体专用扁笔,出入隶楷之间,方正拙朴,魄力沉雄,似嫩实老,似易实难。绘画、书法、印章风格高度统一,构成金农的艺术世界。诚如秦祖永《桐荫论画》中所言:“金寿门农襟怀高旷,目空古人,展其遗墨,另有一种奇古之气出人意表———真大家笔墨也。” 梅花一如荷花、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描绘的对象。金农画梅堪称一绝,蒋宝龄在《琴东野屋集》中写道: “冬心画梅多野梅,瘦枝如棘画繁开;淡墨晕花清有神,萧散特过王与辛”。元代画梅大家王冕和辛贡在这里被认为在萧散方面不及金农。其实,金农自己曾说过,他的梅花是取法辛贡的粉梅长卷和王冕的红梅立轴,表示从他们的画中受益不浅。此幅《玉壶春色图》是他为同乡前辈龚翔麟所作。以淡润的墨色、苍浑的笔触铺染出古树宽厚的老干,使之突兀而上,旁插入三五斜枝,不仅丰富了画面层次,更突出了青梅的如珠似玉,清纯可爱,风韵隽朴秀雅。在技法上,他博采各家之长,参以自己古拙书风的金石意趣,通幅以没骨法写出。形成瘦如饥鹤、清如明月、崛如虬龙的独特风格。以此古香满幅的画面,抒发傲视高标的精神,表达洁身自好的态度。在“为梅兄写照”的同时,也为自我写照。他曾在住所旁栽下老梅三十株,冒着凤雪反复揣摩梅枝的正反转侧、疏密穿插。也曾踏雪查巡江路野梅,呵冻挥毫,以求“戏拈冻笔头,为画意先有”的境界。这幅是他无数梅作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幅,题跋落款是“荐举博学宏词杭郡金农画记”,金农一生仕途坎坷,此处故意这样题,自有许多黑色幽默的成分。 他嗜奇好古,精于鉴别,收藏的金石文字达千卷之多。他好游览,中年后涉足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湖南、广东等地,饱览了祖国壮丽河山。后以卖画长期居住扬州的三祝庵、西方寺等地,至衰老穷困而死。 《国朝画徵续录》说他“年五十余始从事于画”。刘九庵先生说他年六十始作画。他工诗文,善书法,喜画梅、竹、佛像、人物,间作山水,是"扬州八怪"之一。 金农书画的笔法特点 笔法是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因为一个书画家在几十年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笔法特点和习惯,如执笔的高低、竖立、侧斜、悬臂、悬肘、悬腕或手腕着纸以及下笔时轻、重、缓、急等特点,作伪者的短期内摹仿得天衣无缝是不可能的。即使摹得很好作品,也只有表面的形似,要达到神似是不可能的,金农的书画也是如此。为便于读者方便和理解,下文将书法和绘画分开进行论述。 金农的书法 概括起来,有两种面貌,一种为行楷书;一种为隶书,这两种书体、金农统称为“漆书”,实践是融楷、隶于一体变体书法。 前者(行楷)颇类龙门《郑长猷造像》、《爨宝子碑》,其用笔刁而粗,结体紧凑,字的体势侧斜。这种行楷书,就楷书而言,既无轻重的线条变化和圆润的转折用笔,也没有提顿中的波挑,而是以均匀的线条和方硬的转折,书写出类似单线体美术字的书体,但又具有器形文字般的古茂。就隶书而言,这种行楷书,既含有隶书的用笔,但又无隶书的俏丽之姿。后者(隶书)以宗汉、魏为主,得力于《天发神谶碑》和龙门造像等刻石。 金农早年隶书,风格规整,笔划沉厚朴实,其笔划未送到而收锋,结构严密,多内敛之势,而少外拓之姿。约五十岁以后,金农才独创一种隶书的变体,即融汉隶和魏楷于一体,这种自称为"漆书"的新书体,其笔划方正,棱角分明,横划粗重而竖划纤细,墨色乌黑光亮,犹如漆成。 这种新书体的书写时需将毛笔的笔锋截去,使之起笔方正,如扁刷刷成,转角处亦方硬如棱角,代表作品有《相鹤经轴》、《广陵旅舍之作屏》等。而作伪者缺乏这些知识,往往把金农的行楷和隶书写成粗俗、光滑,无变化的书体,无意中露出了破绽,使鉴定者有缝可袭。 金农的绘画 由于金农学识渊博,诗文、词赋、书法均造诣高深,故所作之画,下笔即不同凡俗,深受人们所喜爱。秦祖永《桐阴论画》评:“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习气。”确实,通观金农的画,笔法古朴,拙趣横生,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他“年逾六十始学画竹,前贤竹派,不知有人,宅东西种植修篁约千万计,先生即以为师。”(《金农画竹题记序》)。这就说明,金农画竹的目的不在于如何准确地描写竹的形态,而在于表现竹的清高拔俗,“凌霜傲雪”的不屈精神。所以他画的竹,粗看笔法草草,不求形似,细看古朴稚拙,逸趣横生,脱尽画家习气。 金农喜画梅花,密萼繁枝,梅干不用又钩,而是用浓淡墨随意写之,顿挫有如篆书,花瓣用意笔圈之,并在老干和花萼上点以重墨,表现一种幽冷疏散的意境。他在故宫藏《梅花图轴》题诗中曰:“砚水生冰墨半干,画梅先画晚来寒,树无丑态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他特别喜欢画寒梅,以表现一个“清”字,他说“清到十分寒满地,始知明月是前身。”“凌霜雪,节独完,我与君,共岁寒”(见《画梅题记》)。以表现他孤傲不阿的节志。 金农画佛像,有的点缀山石花木,奇柯异叶,有的则不画衬景,但不管有无点景,其佛像均画得安祥、庄严而生拙,他在《龙窠树下佛图》中云:“予画菩萨妙相,奇柯异叶,以状庄严,恍如佛光上下,隐见在方寸也。”他又说:“余年逾七十,世间一切妄念,种种不生,此身虽属秽浊,然治清斋,每当平旦,十指新沐,熏以妙香,执笔敬写,极尽庄严,尚不叛乎昔贤遗法。世多善男子,愿一一品之,永充供养云。”(以上见《冬心画佛题记》),说明了他开始画佛的时间和原因。 金农的肖像人物画,生拙古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从表面看,显得十分外行,仔细琢磨,人物瞬间的神态、特征捕捉的很准确主动。比如故宫藏金农《自画像》,作著用简练的线条,寥寥数笔,描绘金农的生动、准确的形神。图中不同凡俗的五官,垂于脑后的发辫,异于凡人的仪表和极为稚拙的笔法,成功地表现了金农奇古怪僻的性格。画中自题“余因用水墨白描法自为写三朝老民七十三岁像,衣纹面相作一笔画,陆探微吾其师之。”说明了此画的特色和创作时间。 金农的山水人物画,构思新奇、含蓄,意境幽僻,笔法稚拙,设色淡雅、浓丽兼施,富有笔墨趣味。金农的花果画,吸收书法用笔之法,随意点染,秀逸天成,在轻盈萧酒中寓有沉厚顽强的意趣。 金农真伪、代笔书画风格 凡是金农亲笔画,大都生拙而秀韵天成;而代笔之作,大都比较工能精巧,至于那些纯属凭空仿造作品,绝大多数画风粗俗、板滞、光滑,漏洞较多。关于金农的代笔人,他考出来有罗聘、项均、陈彭、朱筠谷、杨某等,此文就不多谈了。 金农的印章 作者本人的钤印,是说明该作品是自己的亲笔的凭证,在没有作者本人署款的情况下,印章往往起决定作用。但后人可以利用前人留下来的真印作伪,造成真伪杂糅的局面。此外印章还可以翻刻,因此印章只能是书画鉴定的辅助依据。 金农的印章,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共有五十余方,其中一小部分是印文雷同,但篆法、刀法和形状大小不同的印章,如“冬心先生”印有十方,“金农印信”有七方,“金吉金”印有五方,“寿门”印有四方,“金氏寿门”有三方,“金农之印”、“生于丁卯”各二方。此外,“寿”、“农”、“金氏八分”、“莲身居士”、“金农私印”、“洁樽论阔”、“金老丁”、“一日清闲二日仙”、“努力加餐饭”、“己卯以来之作”、“与林处士同邑”、“光风霁月”、“金氏寿门书画”、“金氏寿门”、“布衣三老”、“龙虎丁卯”、“苏伐罗吉苏伐罗”、“寿”“门”联珠印等各一方。 这些印章还是早晚的变化,如早年的印有“金农”、“金农印信”、“寿门”、“稽留山民”等,中晚年的印章有“百研翁”、“金老丁”、“己卯以来之作”、“金吉金”、“金吉金印”、“金氏寿门书画”等印。 还有一些表现他怀才不遇,不满现实的思想的印章:如“一日清闲二日仙”、“努力加餐饭”、“洁樽论阔”等印。此外“布衣三老”是说自己布衣不仕于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苏伐罗吉苏伐罗”印,是因为梵文的“金”字称“苏伐罗”,故刻此印。 再者一些眼力不错的收藏家的鉴藏印,对帮助我们鉴定也很有借鉴作用,不可等闲视之。 金农的款识 书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署上自己的名款和题跋,是借以说明此件作品是自己的亲笔,以取信于人。名款又是假手下功夫最多的地方,因此研究掌握好作者的名款,对搞好书画鉴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农的题款,除有一般清人署款的规律外,还有他独自的特色。金农学识渊博,文学修养水平很高,故他的署款,题诗文、词赋、画论为多见,亦善长题,“每画必有题记,一触即发。” “金农”二字款的“农”字则有五种不同的写法。四十至五十岁写的八分书(即隶书),笔法很婉转,五十岁以后,用笔挺硬而不柔和,但他所书的尺牍与上又有不同,比较随便、轻松。 此外,金农的字号比较多,据笔者统计,共有二十五个之众,如“心出家庵粥饭僧”、“仙坛扫花人”、“古泉”、“司农”、“冬心”、“吉金”、“百二砚田富翁”、“曲江外史”、“老丁”、“竹泉”、“昔耶居士”、“金牛”、“金牛湖上诗老”、“金二十六郎”、“金吉金”、“香铁”、“耻春翁”、“寿门”、“寿道士”、“稽留山民”、“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苏伐罗吉苏伐罗”等。 金农的这些字号,还有早、晚的变化,金农早年的款,有金农、冬心、寿门、曲江外史等,金农中、晚年的款,有“稽田山民”、“昔耶居士”、“心出家庵粥饭僧”、“百二砚田富翁”,“耻春翁”,“冬心”,“心出家庵粥饭僧”,“心出家”,“庵粥饭僧”,还有“曲江外史”。(想了解一些金农字号的解释,请与我们联系) 以上就是关于金农书画辨伪一些知识,或者说依据,掌握了它,你的鉴定水平就会大大提高。但是光掌握这几把钥匙还不够,还要本着实践出真知的哲理,多看实物,不断提高自己的眼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扬州。平生未做官,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好游历,〖足迹半天下〗。博学多才,精篆刻、鉴定,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 。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还参以古拙的金石笔意 ,风格古雅拙朴。但不少作品由罗聘代笔。又长于题咏,〖每画毕,必有题记,一触之感〗,也擅长书法,刻印。书法取法于《天发神忏碑》、《国山碑》、《谷朗碑》。写隶书古朴,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篆刻得秦汉法。诗文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其书画题跋被辑成有冬心画竹、画梅、画马、自写真、杂画题记等。金农作品欣赏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renwupu.cn/news/gudaiysj/1810192355424BADA96KCED5DAEHBF5G.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