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古诗词网
畲族,中国南方游耕民族,又自称“山哈”,是与他们的居住环境、迁徙历史有关。“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先来为主,后来为客,先来的汉人就把这些后来的畲民当为客人。“畲”字来源于“畲”,来历甚古(畲畲这两字使用非常混乱)。在《诗》、《易》等经书中就已出现。“畲”字读音有二,读yú(余),指刚开垦的田;读shē(奢),意为刀耕火耘。“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普遍认为畲族和瑶族同源而属于广义瑶族:盘瓠传说、盘王图腾及盘、蓝、雷、钟四大姓,相同,一些语词相同,而且自古来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称呼。
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部,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浙江景宁。从元、明、清时期起,历经一千多年,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还到贵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
1956年中国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1985年4月22日,即畲族传统的三月三节,中国首个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 ,也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有“中国畲乡”之称。
畲族也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通用汉文,唱畲歌,且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99%的畲族所操语言接近于客家语,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语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
畲族人民在迁徙过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山歌便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编辑:www.zgwhw.com)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畲族传统节日一览
下一篇: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