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书画网  作者:佚名

  社会评价
  赵望云除了对现代山水、人物画方面取得成就之外,对于家畜动物的描绘也有新的创造。特别是他画的毛驴、造型准确。笔简墨润、形象生动、活泼可爱,所以解放前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赵望驴”。当今画驴名家黄胄,就是在他的影响下而有所发展的。
  赵望云曾在西安美术学院任教,他对培养艺术人材,倾注了不少心血,当今国坛名家如黄胄、方济众、侯声凯、徐庶之、赵振川等人,都是他的入室弟子,如今仍活跃在陕西及全国画坛的崔振宽、王宝生、王西京、王子武等长安画派代表人物均是他的学生。
  赵望云在中国现代美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郭沫若早在40年代初就写诗评价到:“从兹画史中,长留束鹿赵。”
  赵望云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艺术大家、20世纪中国画坛大众化艺术思潮的先驱、“长安画派”的奠基人和创始人。此拍品是画家早年作品,洛神神情婉转,衣带飘扬,飘举的衣带衬托出其正乘云徐徐行于浩淼的水波之上,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

  一代宗师
  纪念一代宗师赵望云百年诞辰
  赵望云,是现代中国画坛上一个一度被历史所忽视,然而却是一个绝对应该受到人们强烈关注的重要的画家。在关注现代社会、现代生活,在艺术走向民众、表现民众的世纪性大潮中,赵望云以他曾经拥有过的无与伦比的影响,成为艺术大众化的当之无愧的先驱。
  赵望云(1906―1977),1906年9月30日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周家庄一个兼营皮行生意的农民家庭里。从小对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父亲的去世,家道的衰落使赵望云15岁就被迫去皮店当学徒,20岁左右,才由亲戚资助去北京学习美术,先后在京华美专和国立北京艺专学习。中途辍学,流落社会自学绘画的赵望云在王森然的影响下学习了国内外一些进步的文艺理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由此而来的艺术为民众服务,“走出象牙之塔”的时代风气影响下,决心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现实人生。22岁的赵望云和李苦禅、候子步等人组织“吼虹艺术社”,决心改革中国画。这以后,赵望云开始创作大量直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尤其是表现农村生活和民间疾苦的作品,成为本世纪中国画坛这种“为人生的艺术”和返归民众倾向最早也是最杰出的代表。赵望云的反映现实的绘画受到人们的关注,著名的《大公报》开始邀请赵望云担任其“旅行写生记者”,以绘画的方式对社会现实生活予以真实报导,其画作又以《赵望云农村写生集》结集出版。“布衣将军”冯玉祥主动邀请赵望云,以冯诗配其画的方式再版其写生集,赵望云声誉为之而鹊起。这以后,赵望云和冯玉祥多年合作,绘制了“泰山社会写生石刻诗画”,主编了《抗战画刊》。三十到四十年代,赵望云又连续出版了《赵望云塞上写生集》、《泰山社会写生石刻诗画集》、《赵望云旅行印象画选》、《赵望云西北旅行画记》,并在《大公报》、《宇宙风》、《北洋画报》、《抗战画刊》上发表大量作品。此期在西南和西北地区长期的旅行写生奠定了赵望云绘画的坚实基础。五十年代,赵望云一度担任西北地区美术部门的领导工作如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美协西安分会主席等职,领导了对敦煌石窟的接收、西北历史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同时在西北地区各地写生,去埃及访问。1957年,这位中国画坛少有的思想先进关注社会的画家却被定为“右派”,强大的政治、社会压力给赵望云的后半生罩上了浓重的阴云。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更给赵望云带来灾难性的长期打击。这位至死未得“平反”的一度叱咤风云的画家尽管仍尽可能地坚持作画,也在此期使受其影响的西安画家群体获得了风格独具的“长安画派”的美誉,但仍在1977年3月29日含冤病逝于西安,他所取是的巨大的艺术成就也同样含冤而蒙尘。在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确乎是应当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这位开时代先声的“群众画家”的时候了。世纪初的中国画界,因其画种的古老及惯性的强大,在大谈“美术革命”的当时,在大谈艺术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民间的二三十年代,像岭南三杰那样组织展览,林风眠那样搞艺术运动以教化民众已属难得;真正拿起画笔直接走到民间,乃至以绘画反映民间生活民间疾苦者寥寥。林风眠有《痛苦》、有表现劳工之《休息》等少量作品;广州的潘达微编辑过《平民画页》;潘达微、黄少梅1912年画过反映民间的《流民图》……但真正以反映民间民众疾苦为职事而专门之画家,就其创作时间之早、创作思想之自觉和作品数量之巨大与影响之深广,赵望云无疑当属现代中国画坛艺术大众化之先驱与代表。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赵少昂
·下一篇文章:【国画艺术大师】李可染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renwupu.cn/news/xiandaiysj/181119175830CI0B768HICHK82JF32AH.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