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力教育中心  作者:佚名

确,你是想成为顶尖专家、还是学到及格就可以,这样就能够合理分配精力,做到最佳的投入产出。

  五、 提升元认知策略:让学习更有成就感

  这张图是张双关图(来自网络),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你可能看到的是美女的脸,也可能是树与飞鸟,这是源于知觉的选择性,而这种选择性跟我们的过去经历、兴趣领域等各方面都是相关的。

  其实学习也一样, 我们每个人基因不同、经历不同,所以认知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习惯。有人善于反思,有人善于行动;有人擅长逻辑,有人擅长经验;有些人喜欢一个人总结的学习,有些人喜欢大家一起学习,这些都构成了我们不同的学习风格。

  而学习风格本身受天性影响很大,很难调整,但风格没有绝对好坏,只是说任何风格都有相应优劣势,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学习能力强的人,除了智力和知识储备方面存在优势外,更重要的是,他们 能够了解和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风格,明确优劣势,进而调整学习方法——这种能力我们叫做元认知,它是“对于认知的认知”。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学习东西比较快,知道自己的盲区,知道哪种方式对自己有效,并且会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

  “元认知”这个概念可能有点抽象,举例来说:我学习风格比较倾向于逻辑,平时说话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东西不符合逻辑,它再有见地,我也得把它套到一个框架当中才行。

  我感觉我的世界是充满各种框架的,没了它们我的工作和生活可能就会紊乱。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特点,所以每看一本书,就会先看目录,然后快速浏览并掌握大框架,再细读的时候,就会知道每一部分是在哪个框架下,进而对这本书也会消化吸收更充分。

  但有些人就不一样,他们偏爱跳跃式的学习。这是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风格,当然也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目的都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那么,那些元认知能力强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呢?基本就是这五个方面:

  1.筹划——学习新知识时,需要推理必须要做的事情,比如研究一个行业,重点看其宏观环境、如何盈利、人才市场等等。

  需要筹划,有目的,再制定计划,与什么人聊天、寻找资源、大概什么时间去做。而元认知差的人没有特别的规划,可能就一头扎进去了。

  2. 选择——元认知技巧强的人可以从杂乱无章的资料里筛选出关键要素,比如做一个行业研究,通过google、知乎筛选出很多信息,并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

  元认知比较差的人通常做法是觉得每样信息都很重要,都要去学,于是很快被信息淹没。

  3.联系——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元认知差的人不太会联想,只会不停接收,与自己原有的经验是割裂的。

  4.调整——分析与理解新的知识,抛弃过去有用但现在不需要的信息。

  5.追踪——能理解与应用新的知识,明确局限性,不会生搬硬套。

  六、正确犯错:用成就感替代挫败感

  不知大家平时是否关注罗振宇,听他讲课很轻松,学习过程很快乐、很有动力。但是,倘若你自己去看他讲的某本书,则快乐感就下降很多。

  因为他读完一本书,给你讲30分钟,讲的都是书里新鲜有趣的内容,新鲜知识本身就能带给人多巴胺,所以你很容易感受到快乐。但自己去看书你会发现,对于一个结论,作者往往花了很大篇幅去论证。

  这时同样量的多巴胺,一本书看完10时,而罗振宇讲完只花半小时,多巴胺浓度差异是很大的。

  另外,如果不是看书,而是更进一步的,比如学习某种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工作中去,学习的快乐感就更降低了。为什么呢?

  我们说,通常 学习有三层:

  知识层:学习某项内容,会某个知识点;

  能力层:超越具体的学习内容,举一反三,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价值观层:建立整体的心智模型和价值体系。

  学习新鲜知识还是相对容易快乐的,但是,越上升到能力层次的学习,越不容易从内容本身获得快乐,新鲜感无法大量集中的获得。

  知识层次的学习,需要的更多是原理性或资讯类的东西;而能力层次的学习,需要的是程序性或者操作类的东西。

  比如,自行车为什么可以保持平衡,更多的是知识;你会骑自行车、保持平衡,更多的是能力或技能。学习前者,多看书,听别人讲,就可以了。但学习后者,只能自己实践,肯定会摔跤和犯错。

  90年代,IBM的“深蓝”靠强大的芯片计算能力打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后来,深蓝的设计者特索罗觉得:机器运算速度比人脑快这么多,却是勉强战胜,这是为何?进而他发现,卡斯帕罗夫的神经元非常有效,经过几十年的修炼,他能够迅速检测出棋局的微妙差异,不像“深蓝”需要分析每种可能方法,卡斯帕罗夫能够立即优化选择,集中评估,并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后来,特索罗创造了一种新的AI程序,从零开始,每场必输,但是它具有从自身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所以它夜以继日地跟自己下棋,几十万次后,它就能够打败人类最棒的选手了。这种编程方法,严格模仿了多巴胺神经元的活动模式,失败最终转化为成功。

  由此可见,从错误中学习,本身就是大脑的基本运行机制。每一次犯错,都是在学习中进步,都是成长的机会。

  因此,每次犯错后如果能够找到原因,并在下次有所进步,那么在犯错中感受到的就是快乐,而非挫败。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

  怎样才能快乐有效地学习?我们要做到三点,第一学自己喜欢的东西,第二我们能够学得好、让自己有成就感,第三,这种学习能给我们带来价值。

  基于这三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按需学习:选择对我们有用、与历史过往经历匹配、能让我们参与其中、并能够应用的学习内容。长期有用的东西,需要转化成短期有用;一个大的学习内容,需要拆分出对我们最有用的部分,并集中学习这个部分即可。

  调整心态:不要试图用意志力坚持学习,而要从学习本身寻求快乐。把诱惑隔离开,渐渐将学习养成习惯。学习一样东西,不需要1万小时, 20小时足矣。

  提升元认知策略:每个人的认知方式不同,知道自己的认知优劣势,才能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与反思学习风格,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是学习当中,除内容选择外,更需要关注的事情。

  正确犯错:人类的大脑是从犯错中学习的,能否从犯错中进步,决定了犯错这件事获得的是成就感还是挫败感。

  额外分享: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应该如何选择问题

  成年人学习都有目的性,需要解决现阶段的各种问题,比如学习业余爱好用于减压,学习思维方法论用于解决工作中的难题。那么这样说来,筛选出正确的问题也是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的前提。

  这里分享一个在筛选重要问题及分配精力时可以用到的框架——问题二维矩阵,它将问题划分为四个区间,不同区间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有很大差别,具体应用方法在之前的这篇《这6个问题,可以帮你省80%的无用功》有过详细介绍,就不再赘述啦。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余建祥:真正的教育2.0时代有什么特征
·下一篇文章:谨防微信群发酵负面教育舆情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renwupu.cn/news/jygc/17626143942A71K94JCHI43324252G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