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同样,软银中国的薛村禾也认为整个TMT领域都有很大的机会,另外公司对电子商务、搜索、无线等业务也都感兴趣。

    而几家知名的风险投资商对企业的判断标准与几年前并没有什么改变,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团队的管理、执行能力,业务的增长速度,大环境的好坏,都是他们挑选被投资者的判断标准。

    风险投资商的思维也有同期性市场过热带来隐忧

    正因为中国有一批创业企业不断做大,VC也挣到些钱了,在客观上更相信中国市场,因而这一波的投资热潮会更大一些。

    1999年VC在中国刚刚起步,对中国市场并不了解,只能以美国的方式看中国,比如说,公司的团队中至少得有几个英文非常好的。刚刚吸收到风险投资的快钱创始人关国光回忆过去的情形说:“现在则不同了,他们成熟了许多,观察企业本身更慎重,更务实,在中国的调查能力更强。”

    “现在的问题是钱太多了,大家都在问‘谁将成为下一个百度’?”关国光说。与1998、1999年不同,那时的风险投资企业更愿意做前期投资,可能在创业公司只有十几个人的时候就进入,现在70%~80%的风投都集中在中后期,希望以此来规避风险。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百度上市前期,大家都挤破了头。“前期投资则是看的多,投的少,这样,就会对国内的创业企业发展起不到应有的帮助。”

    “所以,创业者在挑选投资人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你的合作者应该对中国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关国光提醒后来者,“除非他们投过国内的企业,赚过钱,否则他们心理上会有一定的障碍。如果他们对中国不了解,你去管理他的时间也会很多。”

    与资金多相矛盾的是,好的创业企业少,好项目少,大多数人还是在相互模仿。由于VC的思维也是有周期性的,拿着大笔的钱来了,如果拿不到好的项目,回报不好,可能就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再次收缩自己的战线。

    一些风险投资商也对目前的状况表示出些许担忧。“资金越来越多,投资的企业就‘越来越贵’,风投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薛村禾说,“太多的人在圈子里,这是会有问题的。”他的意思是说,当所有人都看到这个机会了,那它还是机会吗?

    另外一些人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从整体上看,还是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今年中国市场上半年投入的风险投资,才4亿多美元,这在某种程度上只是美国一个项目的投资额,”阎焱说,“总趋势非常的好,事实上,风险投资在中国才刚刚开始。”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三成网民信任门户网站 网民热切呼唤网络诚信
·下一篇文章:国内注册商潜规则:有特权的赎回人暗箱赎回域名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renwupu.cn/news/hotnews/174141376.htm


相关内容